顶管工程施工技术规程(一) -云顶国际集团游戏app

2019-07-30 13:46:49 编辑:管理员

1. 总则

 

1.0.1 为了规范顶管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工程的可靠度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土压平衡和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及验收。

1.0.3 在顶管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核批准后实施。

1.0.4 本规程是组织土压平衡和泥水平衡顶管施工、质量控制、验收及监督监理的技术依据文件。

1.0.5 土压平衡和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及验收,除本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土压平衡顶管(soil pressure blanced pipe-jacking)

以顶管相讲机土舱内泥土的压力平衡其切削而土体及地下,水压力的顶管方法。

 

2.1.2 泥水平衡顶管(muddy soil pressure blanced pipe-jacking)

以含有一定量粘土且具有一定相对密度的泥浆水充满掘进机的泥水舱,并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的顶管方法。

 

2.1.3 泥水加压机械平衡顶管(muddy soil pressure mechanical blanced pipe-jacking)

泥水仅起到平衡地下水的作用,而土压力则用机械方式来平衡的顶管方法。

 

2.1.4 工作坑(working pit)

安放所有顶进设备的工作场地。

 

2.1.5 洞口止水圈(hole sealing collar)

洞口止水圈是由预埋螺栓、橡胶止水圈及压板组成。它安装在工作坑的出洞洞口和接受坑的进洞洞口,以防止地下水和泥砂流到工作坑和接受坑。

 

2.1.6 顶铁(jacking block)

传递顶管于斤顶顶力的设备。

 

2.1.7 后背(back support)

由后靠背和后座墙以及工作抗后方的土体三者组成,它必须完全能够承受管体顶进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

 

2.1.8 顶力(jacking force)

管体顶进时,为克服管体与土之间的土抗力、摩阻力等所施管体加的力。

 

2.1.9 中继间(relay station)

中继间是长距离顶进管段中设置的接力顶进设备。

 

2.1.10 触变泥浆减阻(thixotropic slurry antifriction)

通过注浆系统将触变泥浆注入到管体外部,使管外壁与土之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浆套,从而减小顶进中的摩阻力。

 

2.2 符号

 

 

—管道外径;

—总顶力;

f0—初始顶力;

0—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pe—土仓的压力;

q—管周边均布载荷;

w—每米管子的重力;

μ—管与土之间的摩擦系数;

c’—管与土之间的粘育力;

τa—管与土之间的剪切应力:

pw—地下水压力;

—附加压力:

σ—管子法向土压力;

—管顶上的垂直均布荷载;

 

—管壁厚度;

—综合摩擦阻力;

s—管外周长;

k—被动土压力系数;

φ—土的内摩擦角;

—千土与管外壁摩阻系数:

pl—土壤的垂直均布荷载;

ph—土壤的水平压力:

p0—管道总重量;

γ—土的重度;

h—管顶覆土深度;

l—顶进长度;

ps—供泥水压力;

pt—挖掘面土压力;

sa—机头迎面面积。

 

 

3. 基本规定

 

3.0.1 顶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3.0.2 管道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0.3 工作坑制作时,若有地下水,宜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后施工。

3.0.4 顶管范围内若与其他地下管道交叉或距离较近时,应按设计规定对地下管道采取拆改或保护措施。

网站地图